把“从军梦”融入“强军梦”
——记后备军官学院2008届校友、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司令部作训参谋 张磊
张磊,男,1986年5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中共党员,上尉军衔。2004年9月进入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学习,次年被选拔为后备军官学院国防生,2008年7月毕业后,历任学员、排长、副指导员、副连长、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师教导队副队长、师司令部作训参谋等职。入伍以来,他自觉把从军梦融入强军梦,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着眼于现代条件下部队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瞄准实战,攻坚克难,矢志精武强能,倾心军事研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出了不平凡的军旅人生。2009年,在西安通信学院任职培训期间,张磊以学员身份参加了总参《军队科技干部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这为他踏上部队信息化研究之路奠定了基础。2010年,他开发的《TBR-121D型跳频电台模拟训练软件》作为科技成果参加军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手段建设成果展”。2011年,他开发的《装甲步兵城市进攻战斗教学训练软件》在全区进行推广,前卫报对相关事迹进行了专门报道。2011年,他开发的《装甲步兵分队模拟对抗训练系统》,作为军区军事训练试点成果进行了展示,并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他开发的《日常战备训练管理信息系统》,在集团军得了较好的推广应用。他个人先后被济南军区政治部表彰为“济南军区优秀国防生”,被西安通信学院表彰为“优秀学员”,被五十四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师表彰为“感动铁军十大人物”,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携笔从戎,执着追求从军梦想
“红军战士”——这是张磊爷爷墓碑上仅有的墓志铭,也是他老人家对子孙的一种要求。而爷爷没能看到他的孙子去延续他的期望,至今,张磊还未能完全明白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结。或许在爷爷13岁跟着红军队伍踏上人生征程的那一刻起,骨子里流淌的红色血液就注定要燃烧他的整个生命。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张磊从小便怀揣一个绿色的梦。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梦想在心里愈加坚定,直至成为一种信念。在爷爷墓前,他立下誓言:好男儿要当兵。从此,这个曾经单纯的从军梦里又增加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
从军的梦想让他充满动力,但从军之路却并不平坦。高考时以3分之差与心仪的军校失之交臂,在经历了无数个痛苦与自责交织的不眠之夜后,在家庭和现实面前,他最终说服了自己:先上大学,大不了毕业后从普通一兵干起!暑假结束后,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聊大校门。当别的学生追逐青春激情与浪漫时,他却如身在部队一般自律,脚踏实地的磨练着自己的素质,因为他知道光有满腔的热血是远远不够的。终于,梦想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在大一国防生在校选拔中,他因各方面表现突出顺利入选。接到这个消息后,他高兴地失声痛哭,为自己终于扣开了军旅之门,更为自己没有辜负爷爷的遗愿。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潍坊某通信团,相恋4年的女友也为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潍坊扎根。然而,就在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希冀时,命运却又一次与他开起了玩笑,在他还在军校上学期间,部队通知他被交流到河南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这一点他还是看的开的,离开家乡告别才见了一面的女友,他又踏上了征程,而这一走就是五年。
刚到新单位报到的张磊踌躇满志,以为凭着在大学打下的知识底子、练就的好身板,当个排长不在话下。然而,头一脚还没踢开,就遇到一连串的尴尬:紧急集合总是倒数,内务检查常拖后腿,实弹射击屡“剃光头”;团里抽点参加队列会操,连长怕“丢分”,让另一个排长代替指挥;野营拉练,带尖兵班勘察行军路线,几次带错路,营长很恼火,叫班长来负责……有的人在私下说:“秀才带兵,行不行啊?”面对身边战友的质疑,想到大学同学“不行就闪人,何必为难自己”的劝告,此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反复拷问自己:当初的选择难道错了吗?四年的努力要付之东流了吗?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部队吗?那段时间,他一度陷入了犹豫彷徨,理想与现实在他的内心中产生了剧烈的冲撞。情绪低落的他,在步战车驾驶训练中,每次都碰倒很多障碍杆,越担心出丑,越是频繁出错,甚至都不想练了。“排长,这不丢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尽管开,碰倒多少我帮你扶多少。”教练班长质朴的话语让他心里热乎乎的,信任与鼓励使他看到了希望。一次团里组织新毕业排长参观团史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井冈会师,这些教科书上神圣的字眼,居然都扎根于团队的历史深处,“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军原则也从这里发源。站在红色的源头,置身红色的熔炉,九八抗洪“堤在人在、堤亡人亡”的气魄、血战汶川“舍身救人、忘死取义”的精神震撼了他的心灵,“铁军来了”的大旗再次点燃了他奋起拼搏的激情,因为他知道梦想还在。
要怀揣梦想,更要脚踏实地。张磊坚持以归零的心态从头学起,先当战士再当班长,从下好一个口令、拉好一次歌、发好一次言、开好一次会、值好一次班做起,一点一滴学,一招一式练,队列不过关就请班长单个教学,战术不过硬就拜老兵为师,装备知识缺乏就向技术骨干请教。一天比一天硬的是骨骼,一月比一月强的是素质。他在取得一个个突破的时候,也在享受着拼搏的快乐。三个月后,参加军事比武考核,8个必考和3个抽考课目全部优秀,4个比武项目名列前茅。他性格变得豪爽粗犷了,与战士们贴心了。年底,带出了一个先进排,个人也被评为“优秀军官”,当了18个月的排长,经参谋业务培训,被提前晋升为副连长,他顺利完成了向一名军人的转变。
瞄准实战,锤炼过硬强军才干
部队为什么从地方大学选拔国防生?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他们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张磊也清醒的认识到专业立身的重要性,到部队后,无论多忙从未间断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军事训练中有许多未解的方程式,需要用知识去求解。2010年初,团里参加集团军优秀示范教学课目评选,这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组训的一个新课题,为了在课目创新上寻找突破,他大胆实践,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建模型、编程序,向母校老师求教,向部队院校专家咨询,向大学同学求援,加上自己本来就是学通信出身,仅用1个星期时间,就成功开发出一套电台操作模拟训练软件。软件能够完全模拟单兵战术电台上的各种指挥操作,逼真设置各种战术情况,使原本枯燥的训练妙趣横生,在全团推广运用后,专业训练时间缩短了一周。最后由于课目设计新颖,课目被评为集团军优秀课目,软件也作为成果上报军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手段建设成果展”。从此一炮打响,领导也知道团里来了个会编程的大学生干部,这也成为张磊成长过程中的牛刀小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他看来,只有让全团官兵切实认识到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扎实掌握最新战术技能,强军梦才有坚强的支撑。2011年6月,团担任军区赋予的步兵作战理论创新运用集训试点任务,为了解决训练成本高,战术训练缺少实战环境等问题,这个刚刚到团司令部作训股的小参谋跟领导建议开发一套包含全团所有主战装备的三维军事模拟仿真对抗训练系统。这么大的一个项目难度可想而知,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外表文弱的他,人“虎”起来,还真敢闯敢拼敢创新。团领导考虑再三,科研开发与军事训练相结合是培育指技合一型人才的最好平台,权且让他放手一搏。他当即立了军令状,4个月内拿成果出来,10月份请团领导组织验收,项目拿不出来,自行在团军人大会上作检讨。团长丁海龙当即拍板,倾全团之力,支持张磊把项目搞出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军内当前还没有教材可以学习,也没有范例可以借鉴。其实,他敢提出这个想法,心里早就有了小算盘。在2010年利用二维图形引擎技术开发装甲步兵分队城市进攻战斗模拟训练软件时,已经开始考虑向三维模型迁移,而他之所以敢用短短4个月的时间,是因为前期已经积累了大量模型数据和开发经验,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找到了成熟的图形引擎,并且组建了志同道合的团队。说干就干,为了高标准完成项目开发,他一头扎进资料堆,翻书籍、查资料、看视频、找案例,常常通宵达旦,一方面研究装甲战术教材,一方面调研项目技术需求,用1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2万余字的项目启划书,10余人的团队也陆续到位,而这一切的总指挥是一个到部队任职仅3年的毛头小子,他平生第一次有了干大事的感觉。他们多次封闭在1个小房间里,反反复复地讨论,学习研究三维引擎资料,甚至连1个符号、1个参数都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到演习场实地测量数据,演练战术行动,所有的想法一个不落的加入自己的项目规划中并设法实现。
没有吃不完的苦,只有享不完的福。项目在半个多月的需求调研后,如期开工,开发氛围是最开心、最充实、最令人难忘的。部队在外训,临时住在外训场附近的民房里,打开电脑面对的是金戈铁马,颇有指点江山的感觉。三维建模、编辑各类武器参数、调试代码,团队所有人员虽然没有酬劳,但都毫无怨言,各司其职,忙的不亦乐乎。他每天掌控着整个开发团队的运转,写文档记录开发进度,召集项目组开会、思考如何将战术与技术完美结合,激励着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大家像着了迷一样,除了工作,除了把项目开发出来,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夜色深浓的时候,大家因陋就简在电脑桌后席地而卧,枕戈待旦,一张张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希望和梦想。项目攻关的3个月时间他每天几乎只休息2、3个小时,甚至累到一趴到桌子上就能睡着。
起伏的山地上,红方发起凌厉攻势,追击小股“敌特”。谁知,2号高地附近,蓝方3辆坦克、10余辆装甲车猛然开火,战斗陷入胶着……这是连队官兵利用网络模拟系统开展对抗训练的一个镜头,系统使目标中心战理论应用到连队训练实践中。项目如期完成,在最后的试点活动验收中,演示课目受到军区首长和与会代表一致好评,首长高兴的说:“这小子可抵千军万马啊!”张磊在年底也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师表彰为“感动铁军十大人物”,并荣立了二等功。
扑下身子接地气,发展进步底气足。在经过基层三年的摸爬滚打,他因各方面素质过硬上调上级司令机关,负责全师战备工作,被称为“全师第一参”。他明白,在这样的单位工作,只能追求卓越、永创一流。在这种信念支撑下,凡是其他人能做到的,他要求自己必须做得更好;凡是要求熟练的,他要求自己必须精通;凡是《大纲》规定的,他要求自己第一时间掌握。他深知成功的背后,需要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付出,只有业务的驾轻就熟,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提高军事素质没有捷径可走,参谋“六会六能”那是看家本事,苦练本领、精武强能是唯一选择。当别人已经酣然入梦的时候,他还在办公室为提高部队应急出动能力而研究战备方案;当别人已经离开训练场的时候,他还在一遍又一遍反复研究战术动作,想着怎样把提高出动速度与平时训练相结合。在迎接军委的检验评估中,依据作战能力梳理出322项评估标准。在全员全装战备演练中,部队有条不紊的按照出动程序紧急出动。在确山决胜2013A实兵演习中,全师部队依案行动,万人千车向千里之外的集结地域疾驰。谁又知道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他多少个不眠之夜,而在他的心中又是怎样的一种自豪和成就感。几年下来,他身上的迷彩服磨破了,但军事技能提高了;身上的伤疤增多了,但体能素质增强了;“书生气”没有了,但“铁军味”变浓了。在奉献中,他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也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优秀军人的漂亮转身。
牢记使命,书写无悔军旅人生
写出“无悔”二字并不简单,一脚迈出去,才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在短短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接踵而至的考验与挫折也曾让张磊沮丧,但在这个有着厚重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钢铁集体中,他看到的始终是勇挑重担、永争第一的顽强作风,听到的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英雄事迹,感受到的都是“铁军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铁军”的铁血秉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紧张的工作节奏、严明的纪律要求、与妻子两地分居的生活状态让他对家庭充满了愧疚,但回望自己在从军道路踩下的坚实足迹,他始终无悔当初的选择。在捧回二等功军功章的那天,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走进军营,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革命军人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不言放弃”和“懂得放弃”这对看似相互矛盾的词语能够在军人的身上如此完美的融合一体。我们放弃青春是因为我们不放弃理想,我们放弃名利是因为我们不放弃信仰,我们放弃自由是因为我们不放弃纪律,我们放弃生命是因为我们不放弃胜利。”
从聊大国防生到如今的铁军人,张磊牢记职责使命,瞄准强军目标,靠永不服输的韧劲和勤奋刻苦的钻研,把知识优势转化为新形势下部队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实际战斗力,展现出了新时期军队大学生干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昂扬风采。“追求理想至死不渝,迎接挑战毫不畏惧,战胜敌人义无反顾,选择从军无怨无悔”,这就是张磊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发至肺腑的心声。从军无悔,报国无怨,奉献青春图的就是保卫祖国繁荣富强,天下百姓幸福安康!
母校寄语:忆当初带着理想起航,而如今收获几许希望。苟不敢忘“敬业博学,求实创新”之训,必将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在母校四十年华诞之际,真诚祝愿母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请接受我最崇高的军礼,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