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勤政为民的好书记 ——记化学系1994届毕业生、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党委书记 李希靖

扎根基层、勤政为民的好书记

——记化学系94届校友、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党委书记 李希靖

李希靖,男,1971年08月出生,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琵李社区人,硕士学位。1992年06月入党,1994年08月参加工作,现任沙土镇党委书记、牡丹区人大代表。

 1990.09-1994.07,聊城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4.08-1997.12,历任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人民政府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管区书记、经委主任、纪委书记。1997.12-2005.03,任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5.03-2011.08,任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人民政府镇长(其间:2007.12-2008.12,美国莱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2011年8月至今担任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党委书记。2003年4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记二等功一次,先后获得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全市“群众工作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级优秀基层干部”等称号。

走进沙土镇你就会发现,如今的沙土镇变得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在沙土食品产业园区,食品加工厂密密麻麻,你俨然来到了一座“食品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你仿佛来到了一座新兴的小城市。宽敞平坦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太阳能路灯在夜间为你照亮回家的路。省级标准化幼儿园、三星级敬老院、便民服务大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商贸城等一处处高标准的民生工程宽敞明亮。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公园、文化广场等市政设施完整无缺,环卫工人们驾驶着清扫车、洒水车正在紧张工作,路面更加干净清爽······这一切变化都是党委书记李希靖同志带领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结果。群众一提起李书记,无不称赞他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无私奉献、造福百姓的好书记。自2011年8月他任沙土镇党委书记以来,作为党的一名基层干部,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干出了出色成绩。

改作风树形象

在工作中,李书记发现一些镇干部工作浮漂,沉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上班点过名后,个别干部下村只是起到个传话筒作用,没有切实帮助村上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对此很反感。这种脱离群众的不良工作作风,严重损害了基层干部形象。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召开专门会议建立健全了工作目标考核奖惩问责机制,成立镇督查室,对全镇干部职工和在建工程进行督查考核。李希靖要求乡镇干部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当“官老爷”,而是要经常下村,实行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做事、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经验在一线交流、典型在一线推广、作风在一线检验、能力在一线提高,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当人民群众的公仆,真正转变工作作风,勤政为民。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和周安排、周调度、月小节、季考核、年总评的工作制度。一时间,机关的风气变了,在田间地头经常看到镇干部的身影。全体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吃住在村,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严格要求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做出规定:每年40个行政村、143个自然村必须走一遍,每周包括工业、城镇、民生事业等40余个工程指挥部必须走一遍。他顶烈日、冒酷暑深入一线,察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在他的带动下,全体镇干部形成了团队精神,克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全镇上下营造出“立说立行、干就干好”的良好工作氛围。

创新路谋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他始终把强镇富民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作为党委一把手,他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工业化、城镇化”两条主线,坚持走“土地集约、产业聚集、人口聚中、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做好、做优、做特沙土食品工业园区,加快提升以芦笋、甘蓝、胡萝卜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高效跨越发展。2012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36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57.6%、22%、51%。2013年1至10月份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87元。具体的做法有:

一是崛起新工业。沙土镇以沙土食品工业园为平台,依托大企业带动大产业,推动了大项目向园区集中,加速了产品延伸和产业聚集。沙土食品产业园下辖80余家中小企业,其中33家规模企业,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外商独资企业3家,合资企业5家,有出口经营权企业9家。产品涉及罐头、脱水蔬菜、瓜子、花生、速冻保鲜蔬菜、蔬果汁、饮料、调味品、板材、休闲食品等300多个品种,出口日本、韩国、香港、台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2012年以来,累计引进项目11个,其中过亿元项目8个,过十亿元项目有顶好食品产业园、俄罗斯肉食品加工、泉道食品3个,合同利用资金40亿元,已完成投资15.4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佳美食品、沙土瓜子、西达芦笋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福泰木业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吸纳当地就业人员近万人,人均年薪25000元左右。二是魅力新市镇。在城镇建设上,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划了鸿润、茂源、中泰、富康、金沙嘉苑5个片区,已全部开工建设,每个片区5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工20万平方米,在建1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6万人商住,今年将确保建成4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全镇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放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规划的7个农村社区已启动2个社区建设,完工305户,入住110户,在建180户,腾出土地近300亩。三是特色新农业。全镇按照“企业+协会+农户+基地”的模式,对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模式进行管理,大力推广订单、合作农业,扩大基地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镇成立菏泽市牡丹区裕勤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菏泽市德鹏养猪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合作社29个,芦笋、甘蓝、胡萝卜、山药等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13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5万亩,林木蓄积量160多万方,林木覆盖率达31%。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是全镇农业的又一大特色。全镇规模化养猪场12个,蛋鸡场23个,林下养殖14个。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的这些做法,得到了群众一致赞同,称他是“创新路、谋发展、活经济、富百姓”的实干家。

办实事求实效

     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党员干部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不听你怎么说,只看你怎么做,看你做出了什么结果。”他的这些话表现出了他的个性:办实事、求实效。沙土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最大限度的急民生之急,最大限度的办民生之需,最大限度的化解矛盾解决热点焦点问题。

    一是教育环境全面优化。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改善镇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投资650万元,高标准建造了中心幼儿园,并为全镇20余所小学、二所中学更换了教学设备。二是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提升。2011至2013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新兴、沙土卫生院基础建设,对医院门诊楼进行改扩建,对急诊科、普通外科、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主要设备进行装备改善。三坚持配套联动,“地上地下”一起抓,“面子里子”一起建。他说:“城镇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确定的城镇是为‘人’建的城镇,确定了这个思路,才有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沙土镇加大了对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工程的人、财、物投入力度。镇区规划了“五纵四横”9条主干道,现已完成了丽水路、文化路、裕成路、长安街4条路3.2公里的建设,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300盏,镇区道路面积达到了23.6㎡/人,绿化及亮化率94%以上,供气、供暖等正在紧张施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200万元。四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两个城乡综合执法中队、城镇管理办公室、环卫保洁队、绿化办、修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新购置洒水车、垃圾清运车、清扫车、消防车,建设蔬菜清洁生产项目。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方式,新建立52个垃圾收集点,配备50多名工作人员,实现全镇垃圾收集全覆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是全镇启动了10大民生工程建设,包括社区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便民服务大厅、派出所、中心幼儿园、中心敬老院、中心集贸大市场等,全面提升城镇承载力和吸引力。切实改善了城乡面貌,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六是重视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2012年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60余件,成功化解150件,化解率达到了94%,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有效的维护了全镇的和谐安宁。

在他的带领下沙土镇先后成为了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菏泽市市级重点镇,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反邪教示范乡镇”、“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产业集群强镇”、“菏泽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菏泽市工业经济先进乡镇”、“菏泽市食品安全示范镇”、“牡丹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牡丹区科学发展考核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常思百姓苦,不忘公仆情。李希靖同志勤政为民、真心爱民、热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镇十万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称他是“人民满意的好书记”。而他却把群众的称赞当作动力,为沙土镇美好的明天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

母校寄语:博学而创新,敬业而求实。四十年风雨,四十载辉煌!聊城大学,祝愿你再创佳绩,再攀高峰,继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