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记数学系94届校友、冠县武训高中校长 崔吉会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记数学系94届校友、冠县武训高中校长 崔吉会

崔吉会,男,1963年10月出生,山东冠县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入党。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1999至2001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课程研究生班。现任冠县武训高中校长、党支部副书记。1991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1993年10月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2001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9月被评为“水城名校长”;2005年8月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学校优秀校长;2006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2007年12月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个人;2007年2月年被聊城市总工会授予聊城市“富民兴聊”劳动奖章;2007年9月被评为聊城市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9年被评为全国名校长。

在鲁西聊城市的教育界提起崔吉会同志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目前全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全市最年轻的中学校长。

一名师德高尚的良师

崔吉会于1963年10月出生在冠县万善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即使在“文革”十年动乱中,仍没有放弃他的求学梦想,坚持用别人废弃的书籍自学。“文革”结束后,他终于在1978年7月迈入大学的殿堂。198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崔吉会被分配到乡镇中学教书,1983年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到冠县一中工作。曲折的生活、工作经历造就了他坚毅、顽强的性格,给予了他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崔吉会深知农家人生活的艰辛,更知道一个农家子弟对未来的希冀,所有这一切使他坚定了做一名老师、一名好老师的信念,焕发了他高昂的工作热情。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是常事,为了给学生讲解疑难顾不上吃饭休息更是家常便饭。

崔吉会非常好学,时常挤出时间来不遗余力地读书学习。几年下来,他硬是通过函授、自学拿下来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

崔吉会深知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就虚心地向老教师求教。慢慢地,博采众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崔吉会不仅注意教学生知识,更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授课时尤其注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上考虑问题。他的数学课幽默风趣、方法灵活,深受学生欢迎。几年下来,崔吉会已成长为不可多得的业务骨干。

他把自己的育人理念贯穿到教学中。他将授课的过程当成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共振的过程,当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成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美共同享受的过程。因此,他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多年的教学中,他形成了“过程教学”的思想(即概念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定理证明的发现、表述过程,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在“过程”中领悟知识的内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领悟知识的内在美,表述的外显美,学习的动态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讲授中,他提倡课堂操作的科学化、课堂活动有序化,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他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师单一输出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讲究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启发学生全方位地考虑问题。他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其职责并不只是单单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而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率越高,这种效果落实得越好。他的学生对他表示出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崇拜。“崔老师的课堂是活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听崔老师的课,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讲问题从来都是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游刃有余,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到了手。”“他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让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新知识,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虽然崔老师学校的事很多,但他从不因此耽误我们的课,他上课很准时,从不迟到早退,从他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同学们对崔老师课堂的评价。

一个勤于钻研的学者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无穷尽的,它的应用也是极其灵活多变。崔吉会深刻理解了这一点。他在校内事务繁多的情况下,仍不断地读书学习。每当图书馆有新书到来,他总是一本本借阅,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每精读完一本,他的读书笔记便又增加了新的高度。正是凭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他的知识丰富起来,他的视野高远起来,对教育的认识也一天天深入起来。在此基础上他先后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杂志》等省级和省级以上数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了《名师导练·高中数学总复习》和《名师解惑丛书·不等式》等多部数学专著。由于成绩突出,他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1984年2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被评为聊城市数学教学能手和山东省教学能手;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二十一世纪园丁计划培养人选”;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一个才干出众的校长

我们都知道,有的人可以成为一位名师,但却成不了一名优秀的校长;有的人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但却成不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崔吉会却做到了,他成为兼具两者优点于一身的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名学者型、专家型的校长。

1997年5月他被提拔为冠县武训高中业务副校长,2001年9月擢升为校长。尽管走上了领导岗位,可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教师,仍没放弃他挚爱的教学,担任高三年级三个班的数学老师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崔吉会深知这句话的份量,为此,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要廉洁奉公,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楷模。学校每有基建工程或其他重大财务开支,他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公开招标、阳光作业。他常说:“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我就要坚持,一个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正大光明。”

他知人善任。虽身为校长,却没有那种独断专行、高高在上的领导架子。他讲民主,校内的大小事务,他让教职工,甚至让学生参与。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无论是谁提出,他都会认真考虑采纳。他常说:“老师是学生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认可的老师”,因此他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甚至让学生参与选聘自己的老师,能者上,庸者下。学校领导也一样,让全校教职工选举产生,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把校内的一切事务放到明处,让教职工放心,让学生放心。正是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清正廉洁的作风,显示了他令人折服的领导风范。

他要求老师们爱生如子,他本人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他眼里,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只有优缺点不同的学生。他从不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总是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让学生在知识的殿堂里尽可能多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他思想开放,思维多角度、宽视野,始终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高度看待高中阶段的教育。他认为高中虽然只是人生旅程中短暂的一段,但这一阶段的发展却能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要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为此,他提出“以人为本、启思诱悟”的教育理念和“环境育人”的口号,他说,校园无小事,一切皆育人,教育学生不仅是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广大教职工日常的一言一行中。

崔吉会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造严肃活泼、和谐幽雅的教学环境,努力使学校向高层次发展。他要求全体教职工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品行,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高尚的品德。

他还针对武训高中是新建学校,年轻教师居多的情况,常常给年轻老师们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落,才能够成一番事业。的确,崔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崔校长谆谆的教导之下,该校教师已有50余名教师先后获得市县教学能手称号,他们的教育教学日臻完善和成熟,已成为该校的业务骨干。年轻的武训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大步,年年攀新高。2001年本科上线142人,2002年179人,2003年231人,高考重点本科翻番,涌现了全县的文科、理科状元。刚刚结束的全市统考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优秀生数均居全县第一名,跨入市重点中学中游位置。学校的其他方面也成绩斐然:2003年初被山东省教育厅、省环保局授予“山东省绿色学校”称号;2003年11月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被评为聊城市“卫生先进单位”和“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年轻的武训高中业已成为鲁西教育一个新的亮点。

一位和蔼可亲的益友

对武训高中来说,他是一名称职校长;对学生来说,他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对于那些所有和他接触过的人来说,他更是一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益友。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除去任学校领导六年外,他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他爱生如子,因为他深知求学的艰辛。在他当班主任期间,一个学生因父亲去世和家庭困难而准备放弃学业,崔校长亲自来到他家,听完他母亲的哭诉后,含着泪说:“孩子的事你不用管了,我负责了”。之后,崔校长一直负担了这个学生高中的各种费用。他乐于助人,2002年12月,他用自己的奖金资助了该校高三年级20余名贫困生,还经常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克服眼前的困难。这些小事折射出崔校长人性中那光辉的一面。

学生们都信任他,在他们的眼中,崔吉会已不单单是一名令人尊敬的校长和老师,更是一名比家长还要亲近的知已和知音。整个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和他谈心的学生不计其数。有些学生有心事,不给家长说,却找到崔校长,每当这种时候,他总是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与学生促膝长谈。他总是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的事情。

崔校长对学生是这样,对教师和职工也同样如此。在他任学校领导的几年中,他从未呵斥过一名教职工,遇有问题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至其心悦诚服而后已。他关心教职工,每遇教职工有重大事情,他总是推掉其他工作亲自前往,帮助料理事情、解决困难。学校有一名教师的母亲因病长期卧床,而这位老师教学任务繁重,爱人又在外地工作,有时顾不上回家。崔校长了解情况后,常常自己掏腰包买些营养品前去看望。这位教师深受感动,更加努力地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十多年来他送走的学生达两万多人,仅升入各类高校的就有上千人。每逢节假日,崔校长家总是门庭若市,这并不是找他送礼办事的人,而是他以前的学生。有的升入了高等学府,有的已在社会各单位担任了要职,他们常常去拜访这位曾经给予他们知识、力量、甚至是物质帮助的良师益友。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崔吉会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深深知道摆在他面前路还很长,担子还很重,学校要发展,要树名牌,很多方面只靠嘴巴说是说不出来的,只有靠一步一步去实干,去拼搏和流汗才能换得来。如今,学校贷款新上了物理、化学实验室,装备了一个可容纳60人的微机室,花费30余万元彻底改造了伙房、餐厅……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武训高中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摇篮。

面对未来,他志向远大,无时无刻不在为学校的发展操劳。鉴于学校发展空间有限,他积极地开拓新的路子。2002年租赁县劳动技校的房舍,开创了武训高中东校区,力图走出一条以“民办促公办发展”的路子。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办分校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是大有可为的。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县委、县政府今年批准了武训高中创办分校的设想,目前已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所新的规模宏大、教育教学质量高、建设规范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一定会屹立在鲁西大地。

母校寄语:这里是我人生起飞的平台,在这里我得到了宝贵的知识和人生的启迪。母校对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感谢母校的老师对我倾注的关怀和培养,感谢母校能为我提供展翅飞翔的平台。您用您的胸怀包容我,用您的真心教诲我,用您的关怀打动我。生日快乐,亲爱的母校!愿我的存在能为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