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聊大精神 造福一方百姓
——记政治系93届校友、阳谷县委副书记、县长 何宪卓
何宪卓,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山东定陶人,中共党员。1989.09-1993.07,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学习;1993.07-1997.12,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镇组织委员;1997.12-2000.08,聊城市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1998.09-2001.07,中央党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00.08-2002.06,阳谷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2002.06-2007.01,聊城市人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7.01-2011.11,阳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11.11-2012.01,阳谷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2012.01至今,阳谷县委副书记、县长。
1989年9月何宪卓考入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攻读政治教育专业,1993年7月毕业。2001年,获得中央党校法学硕士学位。历任东昌府区闫寺镇组织委员,聊城市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阳谷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聊城市人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共阳谷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2012年1月,任中共阳谷县委副书记、阳谷县人民政府县长。参加工作20年间,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他始终不忘自己是聊大人,坚持勤学习、善思考、勇创新,脚踏实地干事业,一心为民造福祉。
成功源于勤奋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积累,而且培养了他的勤奋人格,为他的人生进步和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学毕业后,何宪卓同志以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身份,分配到了东昌府区闫寺镇工作。面对繁重复杂的基层工作,他没有选择退缩,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选择了积极适应,选择了努力奋斗。他充分发扬聊大人爱学乐学、敬业创新的优良传统,自觉加强对农业农村、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与思结合、思与行结合,工作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注重出实招、重实效、办实事,业绩突出,亮点纷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1994年6月,被东昌府区政府记个人二等功。1996年何宪卓同志被任命为闫寺镇委组织委员。1997年调入了聊城市委组织部。2000年经省委组织部考选,到阳谷县担任县长助理。2002年通过“一推双考”,到聊城市人事局担任副局长。期间,无论多忙、多累,他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增强党性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1998年9月,他成功考取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1年7月,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
2007年1月,何宪卓同志被任命为阳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他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从政必有为”的观念,坚持立足岗位,抓重点带一般,抓关键活全局,抓根本求突破,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善于研学大政方针,勇于直面困难问题,所分管的工作均实现了大的突破。主持编制了《阳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抓大、稳中、控小”的思路,强化财税征管,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27.36%。2008年突破2个亿;2010年突破了3个亿;2011年突破了5个亿,达到了5.14亿元,境内单位和个人税收连续三年超过全县总财力,实现了由财政补贴县向税收贡献县的历史性转变。祥光铜业年产40万吨阴极铜工程等105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2008年,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改造、狮子楼景区扩建等一大批涉及民生的扩大内需项目。公路建设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阳谷县先后被授予“聊城市交通运输工作优秀县”、“聊城市农村交通四百工程建设优秀单位”,荣获国务院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授予的先进集体,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先进集体,全省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人社工作被授予“全省优质服务窗口”。本人被授予国家和省、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记三等功。
跨越基于实干
“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否则愧对组织、愧对人民”。这是何宪卓同志常说的一句话。2012年1月,当选阳谷县人民政府县长后,面对咄咄逼人、不进则退的发展形势,面对81万人民想发展、盼发展的殷切期望,为了建设幸福和谐新阳谷,何宪卓同志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全身心地扑在了阳谷这片热土上。他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夙夜在公,跑基层、下工地、进农户、搞调研、解难题、排民忧,每天马不停蹄、呕心沥血、争分夺秒。所谓的节假日、双休天、聚亲时,他更是无缘相约,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以阳谷为家,视阳谷人民为亲人,不分昼夜、埋头苦干。两年来,在县长何宪卓的带领下,阳谷人民战困难、抢机遇、壮产业、扩总量、增效益,阳谷县的经济社会驶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高点定位引领发展。结合阳谷县被列入中原经济区、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多重叠加的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全市“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决策部署,阳谷县研究提出了“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全省综合排名前进十个位次”的发展目标。围绕目标的实现,何宪卓同志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全面实施了工业经济“5523”工程(即培育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企业达到500户,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上缴税金突破30亿元)和民营经济“12981”工程(即个体工商户增加1万户,私营企业增加2000户,特色产业镇达到9个,专业村达到80个,民营经济税收增加10亿元),发展氛围空前高涨,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同时,对阳谷发展超前谋划,科学定位,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城一带、一区六园”的总体规划(两城即阳谷县城和铜都新城,一带即文化旅游带,一区六园即祥光经济开发区和铜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光电信息产业园、塑化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
扩大投入加快发展。要实现经济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是必然选择。他狠抓项目建设,立足优势产业,谋划和储备投资过100亿项目4个、过10亿元项目11个、过亿元项目20个,形成了梯次推进、有效续接的良好发展格局。全面实行项目建设“倒逼机制”,2013年实施的61个重点项目,有近30个项目可以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新速度。一个千亿铜产业和四个百亿光电信息、绿色食品、塑料化工、轻纺及汽车饰品产业正加快形成,阳谷县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的祥光生态工业园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7平方公里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2013年2月,被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批准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域工业园区和有色金属园区。坚持产城一体,依托祥光生态工业园,着力打造“铜都新城”,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8-10万人的承载能力,形成与县城遥相呼应、双引擎拉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创新思路推动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工作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只要是政府确定的事项,全部进行细化分解,以项目化、数字化的形式来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并实行了重大部署跟踪检查、重要事项专项督办、重点工作定期调度“三项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通报、有奖惩。同时,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他积极推行企业宁静生产经营日、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首责免罚制等制度。全面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308项压缩、精简至123项,为经济发展营造了春天般的环境。法国耐克森、瑞典阿特拉斯、广东富华、武汉长飞、广东明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阳谷,太平洋光缆、金蔡伦纸业、东信塑胶等企业不断膨胀壮大,一大批中青年企业家迅速成长起来,进一步夯实了阳谷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发展基础。
发展惠及民生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走上领导岗位,我一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像一把雨伞,能为老百姓遮风挡雨。当一头黄牛,能为老百姓耕地种田。做一块石头,能为老百姓铺路搭桥。”这是何宪卓同志就职县长时说的一段话。他说到做到,工作实践注重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坚持贴近群众,制定政策首先考虑群众,财政支出优先考虑民生,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难题,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何宪卓主政期间,县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逐年提高,达到了财政总支出的近七成。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切实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围绕“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新城”的发展目标,加大城建投资,推进城区提质扩容。对骨干道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形成了“四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全面启动了金水湖、紫汇湖、黄河路水系等城市水系建设,建成后可形成水域面积1300亩,彻底结束城区没有较大水面的历史。实施绿化升级工程,新建了城北公园、运河广场等游园绿地,城市绿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新建了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等设施,实现了城区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区日保洁面积达到440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集中供水、供气率达99%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路灯亮化路段达95%以上,城区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古城谱新韵,新区展生机;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阳谷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正在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的记忆,一个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靓美新城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在全市率先实现了100%行政村通公路、100%乡镇有农村客运站、100%乡镇城乡公交一体化、100%行政村通客车。为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坚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提供教科书政策,大力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为每个乡镇建设了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搬迁了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设了县医院第二病房楼和县中医院综合楼,在全省率先贯通了省、县、乡三级远程会诊网络,使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省级诊疗水平。为解决住房难问题,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2013年新建廉租房36套、经济适用房112套、公共租赁房50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400户、农村危房1500户。同时,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工程,把856个行政村规划为105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35个已全面启动,规划户数3.5万户,完工户数5966户。为解决保障难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7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人员参保率达99.6%。如今的阳谷,在“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理念的指引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受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聊大人,何宪卓牢记“敬业、博学、求实、创新”校训,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力争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母校寄语:春风化雨四十载,桃李芬芳誉满园。感恩母校,祝福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