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至善至美,做人做事的不变追求 ——记历史系1987届毕业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罗金凤

 至真至善至美,做人做事的不变追求

 ——记历史系87届校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罗金凤

罗金凤,女,1966年3月出生,山东齐河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研究员。1985.7—1987.9,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85级三班。1987.7—1991.9,聊城大学(原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团总支工作,并担任辅导员。1991.9—1994.7,南开大学读思政专业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7—1999.8,聊城大学学生处、团委工作,任宣传部长。1999.8—2001.8,聊城大学生物系工作,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2001.8—2004.5,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任团委书记、学工部部长。2004.5—2010.1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任院长助理、团委书记、学工部部长。2010.11—2011.1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副院长。2011.11—至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任纪委书记 。

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真情

1987年7月,罗金凤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当辅导员,担任4个班的班主任,并协助团总支工作。满怀着对工作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坚持与学生一起上早操,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她经常与学生吃住在一起,找学生谈话,与有思想疙瘩的同学促膝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经常组织主题班会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她所带班级班风正,学习空气浓,得到系领导老师一致好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她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所有的学生,学生也回报她真情。学生不但把她当成老师,更把她当作朋友,有什么心里话总是愿意找她谈。尽管她的家就在本市,但有时也忙得忘了回家,母亲担心她有什么事,常常找到学校来。有一次,学生为补习外语提前到校,那时刚刚过年,她怕学生想家,情绪不稳定影响学习,就带着两个小侄子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由于太专注,竟然忘了时间,不知什么时候,两个不明世事的孩子走失。那时正是聊城赶灯会的时间,全城人山人海,一旦孩子流落街头,后果不堪设想。所有的学生和家人紧急出动,报警、广播等等各种找人的办法都用上了。经过近一宿的折腾,两个侄子于深夜被赶灯会的学生安然送回家中。她说,现在她都不敢回想这段往事,想起来就后怕。

思想教育工作不仅需要精神的抚慰,也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当时,有个学生得了乙肝,其他学生很害怕传染给自己。她不顾这些,在学生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来到学生床边,并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买补品,直到他们的家长来到。还有一个学生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多病,姊妹又多,家庭十分困难。作为长子,他想退学以照顾家庭。她了解了情况后,立即找这个学生谈心,把当月的工资全部给他,并发动班内的学生为他捐款,使这个学生能继续读完学业。这个学生现在聊城市医院上班,工作非常出色,他现在还经常看望罗老师,每每提到过去总深怀感激,并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多亏了罗老师的帮助,老师的人格和给我的信念,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奉献是一首优美的歌

94年研究生毕业时,她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继续从事思想教育工作,这将意味着舍弃学业,整天忙忙碌碌,默默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二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这样工作生活轻松,评职称也快,个人所得较多。面对两种选择,她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外读书时,一直是爱人照顾年幼的女儿,为补偿过去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失职”,她应该毫无条件地选择作教师,可她最终还是放弃了轻松的工作,选择了忙碌和奉献。因为她热爱这项事业,她愿意与学生在一起,她想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实践,于是她来到了团委。在团委时,她主要负责全院学生的宣传教育、劳动实践课和指导100多人的院学生会工作。那时,有的高校仅宣传部工作就有三、四人负责,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一上班,往往是马不停蹄地忙个不停。每逢近四个月的院艺术节和省艺术节同时举行之际,工作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已经习以为常。有时,为了及时往团中央、省里报材料,晚上常常加班到三四点钟,第二天照样上班。在团委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也是她家庭负担最重之时。因为这时她的爱人在外读书,孩子又小。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做好工作,让不到三岁的孩子跳级到中午能在幼儿园吃睡的小班。虽然孩子永远是每个母亲永远的爱恋和牵挂,但有时为了工作,她不得不舍弃许多。98年暑期开学后的第一天,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不慎把孩子的脚绞在车轮里,致其脚大面积出血。她本可以理由充分地在家照顾孩子,可那时省里要求上交社会实践总结,为保证工作质量,她硬是没有请一天假,让仅仅五岁的女儿一个人在楼上呆了整整一个星期。作为母亲,她有时觉得自己很不称职,每想到对女儿的“冷落”,她常常黯然神伤。这些事情她很少对外人讲,因为她认为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尽职尽责,这是作人的起码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基本尺度。

永远爱你,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

99年暑假,她来到生物系党总支工作。一到系里,她就结合实际,针对新生开展了系统的新生教育工作,在全院产生较大影响。结合当时形势,为学生制定素质能力培养行动计划,起到示范作用。尽管不具体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她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把系里的关怀和帮助送到他们身边。在那年考研中,生物系考研率位居全院第一。只要学生需要,不论什么时候,她都出现在学生面前。刚到系一个多月,一男生突然病重,而且这个学生还存在心理问题。她多次与学生谈心,并为他做可口的饭菜。然而不到一个月,他又做出了轻生的举动。深夜12点,她把孩子一个人舍在家里,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最终使学生转危为安。学生得了急病住院,她往往是第一个来到医院,拿出工资为他们办理住院手续,使学生得到及时治疗。有的学生说:“你一点也不象书记的样,没有架子,比我们班主任还班主任”。有的家长过意不去,时常亲自道谢,她总是说:“学生离开家来到学校,就如同我们的姊妹和孩子,爱护他们是我们的责任。”

新的起点,新的奉献

2001年8月,她调到山东商职学院工作,依然负责的是全校团委和学生处工作。来到新的单位,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事关系,她依然保持一颗认真做事、真诚做人的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期间,她遇到了各种困难和艰辛。她先后任学工部长、团委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等职务。在工作中,她大胆探索,取得一定成绩。在学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提升一个理念,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落实是山东商职学院学生工作真正从中专走向高职的重要标志;探索一种模式,即“教育为先导,教育管理并重”;探索出了既区别于本科又适应高职学校培养目标的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加强一种建设,即制度化建设,学生工作井然有序;抓好两支队伍,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两支精干高效稳定敬业的学管队伍;提高一种品位——大学文化品位,最先在全省高职启动了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职业技能大赛品牌工程;开设名师讲堂,引进高雅文化进校园,学校文化品位大大提升,山东商职学院连续多年录取分数和学生就业率都高居全省榜首。纪检监察审计方面:完善一种体制和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师生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一岗双责”,管事与管人相结合,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构建一种新模式:“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廉政风险防控模式。坚持“注重教育与监督,重在预防”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创新教育形式。坚持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制度,加强警示预防教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找准两个切入点:一是抓好制度建设与落实,规范程序,不给管理留漏洞。制定、修改了《合同管理办法》等十多项制度,规范各种流程,制度执行不打折扣。二是拓展经济审计领域和范围,加强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招生工作施行全程监督检查,对校办企业和经营部门进行年度审计,参与干部聘任全过程考察,全程参与招标工作,对基建工程施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了学校财产安全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安全。

播撒辛勤的种子,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永远属于辛勤耕作的人。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协作下,她所负责的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自她1995年在团委负责宣传教育工作以来,聊城师范学院连续5年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团省委评为“青春立功”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红旗团委,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先进单位,其中98年还被团中央评为暑期活动先进单位,她个人也因此多次受到省级表彰。在商职学院工作期间,由山东商职学院发起成立的全省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在全省学生工作中起示范带动作用,院团委多年来一直受到团省委表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挤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曾先后在《辽宁高教研究》、《山东教育科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论文在省级评比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近十三年来主持教育部、山东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省部级课题七项。

   母校寄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师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