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 硕果累累 ——记化学系1985届毕业生、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新堂

锐意进取 硕果累累

——记化学系85届校友、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新堂

张新堂,男,1963年生人,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现居青岛市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聊城师范学院(现聊城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1985年毕业获化学学士学位,之后考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2005年12月担任中石化齐鲁石化分公司催化所所长、齐鲁科力公司经理。2006年至今担任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教授从事工业催化20余年,为国内耐硫变换催化剂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带领研发团队,锐意进取,历时几年时间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个耐硫变换催化剂生产配方,彻底打破了国外催化剂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他组织实施了大型合成氨装置耐硫变换催化剂应用研究,羰基合成催化剂和合成甲醇催化剂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在50多套工业装置上应用,并被在建的装置设计采用,为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煤化工企业直接节约触媒成本上亿元,间接创造了几十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新堂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完成《大型合成氨装置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于2004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完成《新型CO耐硫变换催化剂QCS-01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完成《耐硫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和制备》项目获得“中石化科技发明三等奖”。张新堂教授共有省部级成果 5 项,地市级成果10多项;撰写论文30多篇,申报专利 11 项。他本人也荣获“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明者一等奖”,荣立“山东省一等功”。

截至目前,张教授已在工业催化领域工作25年,秉承聊城大学“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从未停止过技术创新的步伐,陆续带领科研团队开发出烟道气脱硝催化剂、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硫磺回收催化剂等,并注重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相结合,成功将各项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成产中,践行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创新科技,服务社会。

近年来,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来说最有效的脱除氮氧化物的工艺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而该工艺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催化剂,即蜂窝陶瓷脱硝催化剂。该催化剂的配方一直掌握在国外厂家手中,国内的生产厂家均是引进国外的生产设备及技术,价格高昂且受制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张教授率领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硝催化剂,所研发催化剂相对于国外产品性能优异,成本低廉,降低国内氮氧化物排放污染的同时还将给各大企业节约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教授始终秉承聊城大学“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创新科技,劈荆斩棘,硕果累累;培养社会高科技人才,兢兢业业,桃李天下。张教授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深入生产第一线工作,为发展我国催化剂技术,特别是煤化工领域催化剂做出了重大贡献。25年来,张教授在催化事业一直阔步向前,干劲十足。他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催化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母校寄语:四十年风雨,四十年辉煌!母校,愿您青春永葆!母校,我永远以你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