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更好的自己
——记英语系82届校友、青岛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曹永毅
曹永毅,男,1951年3月生。198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78级1班。不久,考入河南大学外语系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到青岛出版社工作。现任青岛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编审,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青岛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曹永毅从事社科与外语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所责编图书三次获“中国图书奖”,两次获“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他策划的图书六次被列为国家重大活动的重点图书,获省级优秀图书奖六十多项,引进英美版图书一百多种。曹永毅出版译作、著作5部,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和书评,并获“山东省出版研究优秀论文奖”。译著《天堂与地狱》60万字,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本人曾获“山东省十佳出版工作者”、“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寒窗苦读
1966年“文革”开始,正值曹永毅从青岛九中初中毕业。在那样混乱的社会意识中,继续上学是不可能了。紧接着,是十几年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8年,曹永毅迎来了他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高考机会。之所以是“唯一”是因为上一年(1977年)规定初中毕业生不可参加高考,下一年(1979年)作为外语考生他又已超龄。在缺乏复习时间和复习资料的情况下,曹永毅还是凭借自己努力考入了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他觉得这是老天的眷顾。因此,他至今对自己的中学英语老师和聊城师院感恩戴德。
曹永毅认为下乡的经历给他带来最大的财富就是吃苦耐劳,不太容易被困难所打倒。正是这种能吃苦的精神让他在考入聊师后便开始拼命学习,下决心要弥补损失的时间。他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晚上吃完饭就找个僻静的地方背一个小时的英语,然后回到教室继续学习到规定的关灯时间。寒暑假他也留在学校学习。当时的宿舍是平房,寒假还好过,但夏天酷暑蒸人,室内如同火炉一般。热得受不了时,他就把宿舍所有脸盆都装满水来降温。假期期间他按计划自修了中外文学史、历史、古汉语等以弥补知识之不足。这些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他认为聊师的学风很好,虽然生活比较艰苦,但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努力,心无旁骛。现在他还是非常怀念当时很单纯的学习生活。
大学毕业后,曹永毅来到山东农业大学外语教研室工作,因擅长英语语法,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在这期间,他一如既往的酷爱学习,并在同外教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了英语的应用能力。1985年,曹永毅考上了河南大学外语系研究生。在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和外语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期间,他组织了各种研究生会活动,发展了学生党员,这些工作花费他不少时间,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搞科研,查资料,写论文。当时没有网络,研究资料要到北京的大图书馆查阅。那时也没有电脑,论文打印得靠打字机,打错了一个字母也要停下来在出错的地方涂上一种涂蜡纸的校正液,吹干后在原来的地方继续打印。好容易打印出一本论文交给导师,导师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结果他又花了两个月修改完善。时值酷暑,他独自在宿舍赤膊上阵,一边修改,一边打印。他就这样争分夺秒,提前一年进行了硕士论文答辩。答辩获得一致好评,顺利通过。
攻坚克难
在读研究生期间,他迷上了翻译,并发表了短篇日语翻译小说,还和同学们一起出版了研究生论文集,与此同时对出版产生了的兴趣,1987年毕业后便到了青岛出版社工作,一直干到现在,一眨眼就近三十年过去了。
学生时代的拼命精神在工作中依然陪伴着他。工作中他经常会遇到很急的稿子,这时就需要通宵达旦跟机校对,他再辛苦也不肯在质量上有丝毫放松。有一次在厂里赶急稿子时,跟机校队的作者说,你怎么一夜没睡还不打盹,他的回答很简单:怕出错啊。其实熬夜工作对他都不算难事儿,只是辛苦而已。他说干得最艰难的一项工作,就是处理出版社在加拿大的合资公司。1999年出版社派他前往加拿大参与“中国青岛音像图书电子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的管理。一到加拿大,他便到多伦多所有相关单位进行业务调研以判断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很快,他便发现公司经营问题不少。一方面市场发展前景有限,公司一年的收入远远不够支付房租与人工费用;另一方面公司的加方不管公司盈利与否都照常拿工资,中方就只有按四六分成分得六成亏损。出版社党委决定收回公司,摆脱公司的经营风险。他于2000年冬天再次返回加拿大与合作方进行艰苦谈判,迫使对方交出自己的股份,将合资公司转为中方独资公司。这时公司与商场大房东的租赁合同没有到期,停止经营也要每天交房租。如果不抓紧时间将公司转包出去,亏损就会日益增加。他以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同时与几家当地公司进行谈判,以求最短的时间内转包公司,摆脱亏损的局面。时值隆冬,大雪纷飞,公路两边堆雪比人还高,他每天冒着风雪步行赶往公司与约好的相关公司谈判。谈判对方都是商场老手,所以谈判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绞尽脑汁,反复斟酌合同,以免掉入陷阱,造成经济损失或留下后遗症。处理加拿大公司的这段经历让他深深认识到商场即战场、时间即金钱的道理。他采用竞标的办法与多家谈判,最终以对出版社无任何风险的条件把公司转包出去,烫手的山芋终于被扔了出去,经济损失得以避免。看到他如此迅速地处理完如此复杂的公司交接工作,被逼着交出公司的加方感慨地说,无怪出版社会让他来处理公司的事情。
在出版生涯中他还凭着认真精神成功解决了一件涉及重点图书出版的棘手问题,及时避免了风险。2002年他接手的《王献唐文集》是列入国家“十五”出版规划的重点图书。其中的《国史金石志稿》是一部非常重要而且难度很大的稿件,整理是个难点,书中大量的文物图片需要补齐,而且其中很多古文字面临排版困难。没有古文字字库,任何排版公司也无法将这部书稿排版打印,造字的成本高,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还有大麻烦是在这之前作者家属把书稿已经交给一位历史专业的博士进行整理。他三次去北京与这位博士谈话,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位博士不是考古方面的专家,也没有古文字字库和图库,不仅无法胜任这项整理工作,而且还提出巨额整理费。于是编辑部开始在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寻找能胜任此项目的专家和单位。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该中心不仅有相关的图库和字库,而且还有整理书稿的专家。他想方设法把书稿要回来交到该中心的老教授手中,一切问题随之迎刃而解,这不仅节约了大量费用,而且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高质量地将这部七卷本的书稿付梓出版。
打造品牌
自从负责政治经济编辑部以来,他就一直致力于社科品牌图书的出版。虽然多年来已经获得很多奖项,所负责的部门名称也改了几次,但是他从未放松社科品牌图书的出版。十多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组织中央党校或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流专家策划编写弘扬主旋律的图书。这些精品图书以其高质量和影响力赢得多项大奖:其中《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以其“主旨宏大”而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公民道德建设通论》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党内民主研究》和《党内民主与党的建设制度创新》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丛书》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他策划的社科图书六次被国家出版总署列入国家重大活动重点图书,如“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重点图书”、“全国迎接党的十六大重点图书”、“全国迎接党的十七大重点图书”等。另外,他责编的图书中还有六十多种分别获得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作品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山东省优秀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奖;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等。
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编辑出版了一批思想性强、学术价值高的专业图书。在一次世纪之交的外国文学会议上,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所长策划了《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10种)。该丛书以其系统性、权威性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有的品种填补国家空白。该丛书获得中华社科基金的支持,出版后赢得社会好评,其中有的品种再版重印多次。他所策划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丛书》(12种)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备受瞩目,虽然是专业图书,但是有的品种在市场上发行十多年,多次重印,长盛不衰。另外,他出版的多种英汉、汉英词典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曹永毅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每年从国际图书博览会引进英美版图书,累计一百多个品种。这些图书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这个阅读群体,内容涉及文学、科学和文化娱乐等,目的是让青少年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了解发达国家青少年所学习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笔耕不辍
他热爱自己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喜欢翻译。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出版工作非常繁忙,还是抽时间做一些专业方面的工作。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香港的新纪元国际出版社等出版了《托福出题规律与解题策略》、《英语语法实践指南》、《育子箴言》、《现代家庭教育》、《小书大思想——话说商业》等图书;发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等学术论文。他还在《新闻出版导刊》、《光明日报》、《中国出版》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20世纪外国文学中的三足鼎立》、《王献唐与国史金石志稿》、《公民道德重在实践》等数十篇书评,其中有的获山东省出版研究优秀论文奖。他精心翻译两年的六十万字小说《天堂与地狱》于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他多年专业知识积累的结晶,也是持之以恒努力的结果。正如该书译后记中所说,这部译著“算是用所学专业做了一件聊以自慰的事情,也是对顽固专业情结的一种小小化解。”
曹永毅多次获出版社的突出贡献奖,还曾赢得“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编辑”、“山东省十佳出版工作者”的荣誉称号,两次被选为“青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在虽已年过六十,依然活跃在原来的出版工作岗位上,还在追逐着逝去的青春和梦想。他认为学习无止境,努力无止境,成就属于过去,现在属于自己,每天都应该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这就是他信奉的人生信条。
母校寄语:母校是我人生的新起点,是我前进的助推器;给了我青春的梦想,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母校一别三十多年,老师的教诲、同学的拼搏、校园的朴实,一切历历在目,母校永远是学子心中最圣洁的殿堂。母校坚毅朴实的品格将永远激励着莘莘学子。母校四十华诞之际,唯有奉上最衷心的祝福:愿母校——我们心中的骄傲——辉煌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