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存,男,1964年7月生人,教育学博士,1984年7月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外语系(现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主任,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培育基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会长、《比较教育研究》副主编、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亚洲比较教育学会执委会会员、欧盟伊拉斯莫“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 项目联盟理事会成员等职。主要从事比较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著作多部。
刘宝存于1984年7月自聊城师范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并留学任教至今。
作为一名比较教育研究者,他紧密追踪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就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展比较研究。他先后主持“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学校功能定位的比较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形成过程与机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央高校与市属市管高校资源共享研究”“研究型大学跨学科教育比较研究”、“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北京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使命和发展战略选择”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中国教育改革30年:高等教育卷》、《守望大学的精神家园》、《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等著作多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者,他遵循“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原则,把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放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学术研究,总结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做好咨询服务工作。2006年-2007年,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期工程(简称“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有关政策调研、文件起草和实施方案设计等工作。2010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期工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参加“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二期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调研、文件起草和实施方案设计等工作。2008-2010年,他作为高等教育调研组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研究和起草工作。2009-2011年,他作为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专家组核心成员,参加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的调研和起草工作。2011-2012年,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重点推进的20个重大项目之一“试点学院”改革有关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另外,他针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教育部、新华社等提交了《高中分科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等多篇研究报告,得到教育部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积极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课程,做好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在主讲硕士生课程“比较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和博士生课程“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的同时,他贯彻教育部的要求,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主讲《比较高等教育》、《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本科生课程,并担任本科生导师和论文指导教师。他还积极参与国际硕士和国际博士项目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国际硕士课程“Introduction to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Educational Refor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主讲国际博士课程“Major Issues of worldwideEducation Reform”和伊拉斯莫项目硕士课程“Reforms in Higher Education”。
作为大学基层学术机构负责人,他在积极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为社会服务特别是为我国教育决策服务的同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2010年,该院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合作联合开发了“教育领导与政策” 全英文教学国际硕士项目,2011年正式招生,这是我国比较教育专业第一个学术性全英文教学国际硕士项目。2011年,该院与奥地利、德国、芬兰三国大学联合开发“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硕士项目,申请欧盟伊拉斯莫项目并取得成功,2012年秋季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高校教育学科乃至全国第一次以全面合作伙伴身份参加该项目,并全面参与该项目的招生、教学、管理等工作。2012年,该院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合作联合开发了“教育领导与政策” 全英文教学国际博士项目,2013年正式招生,这是我国比较教育专业乃至教育学科第一个学术性全英文教学国际博士项目。这些全英文教学项目,按照欧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对于推进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刘宝存教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2007年,他成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他的专著《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2006年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2013年获得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12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和王英杰教授合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2010年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13年,他主持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课程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刘宝存认为,一个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时代使命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牛顿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新时代,不仅是科学界泰斗是在别人的肩膀上成长的,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和发展的,帮助我们的人,也许我们认识,也许根本不认识或者根本认识不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感恩时代,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人民,感恩组织和周边的每一个人。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真正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工作有激情,对事业有热情,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并抓住机遇推进改革与创新。也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摆正个人与组织、同事的关系,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组织的目标,促进个人的发展和团队的共同发展。
刘宝存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应该勤奋、努力和坚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智商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在历史上大凡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的。不可否认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机遇和伯乐是非常重要的,但机遇和赏识都是建立在自己勤奋、努力和坚持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作为基础,当机遇和赏识来临时也不会抓住。
2014年是聊城大学40年校庆。回忆起在聊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的日子,刘宝存每每显露感恩之情。在他眼中,聊城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浮躁,聊城大学没有名牌大学的傲骨和霸气,但这里却有着大城市和名牌大学所没有的古朴的民风、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密切的师生关系,这是一个当今社会很难找到的一个追求学术的学者社团。在母校40年校庆之机,他衷心祝愿母校继往开来,早日建成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大学,成为鲁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