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七七级校友返校聚会畅叙师生情

    

    “四年同窗,书山学海,功成尤念师恩重;三十年欢聚,抚今忆昔,情谊当属士友长”,“昔日朝夕相处,风华正茂,情同手足结友谊,如今天各一方,满头华发,谊如兄妹叙情长。”9月16日,政治系七七级校友毕业三十年返校聚会座谈会现场,情深意浓的红色条幅把图书馆的会客室装点得分外温馨。

在老班长苏树厚的主持下,老师同学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春林首先致辞,对“师哥师姐”回到母校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赠送学校“书山学海石”。“身为八一级的学弟,自己对七七级并不陌生,甚至能清晰地记得七七级学哥学姐在校时学习的状态,他们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精神一直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他说,1977年恢复高考,我校招收了283名大学生,现在的他们分布在政界、教育界等不同的领域,成绩卓著,哲学界就有“北有韩震,南有张凤阳”之说,他们是聊城大学校友的优秀代表。在我校38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聊大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与“成功的七七级”有密切的关系。“希望学哥学姐常回家看看。”

    政治系七七级辅导员、原聊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润生自豪地说:“毕业三十年是黄金的三十年,七七级的你们都值得骄傲。”他很欣慰看到大家生活的好、发展的好。原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礼训作为老师代表,为这次聚会专门拟写了讲话稿,字字句句饱含对七七级同学们的关爱和自豪之情。老师代表、原聊城大学副校长董泉增以“感悟七七级”为题作了精彩讲话,他说,七七级是特殊的一级,是人才辈出的一级,是永恒的一级,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是中国教育的分水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级。

七七级校友,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颜世元回顾了当年上大学的情形,感叹母校从师范学院到聊城大学的历史巨变,并向各位老师和母校表达了深深的祝福。他说,看到各位老师鹤发童颜,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心里非常高兴;同学们奋发有为,成绩卓著,为母校增光添彩,他感到非常自豪;特别是母校聊城大学,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让人发自内心的高兴,母校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很有建树,对此省内甚至有“聊大现象”之说,他为母校感到非常自豪。“在展览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题词,不仅是我自己心情的表达,也是所有聊大校友的心声”。

    七七级校友、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回忆起当年王礼训等老师的殷切关怀和讲课时的风采,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共鸣。他说,老师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大学精神,一种大学境界,一种人生方法。“鲁西这片土地赋予的勇气和责任感,时刻激励着我。我以母校为荣,不管走到哪里,我的简历上永远有聊城大学。”

七七级校友、山东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洪娟谈及自己当年的生活感慨颇多,她说自己不只是聊大的学生,也曾是聊大的老师。她用信念、责任、能力、实干四个词来形容七七级,并指出这些品质是当今年轻人身上所欠缺的,希望七七级能够给当今教育带来一些借鉴。

    七七级校友、东阿县政府调研员王凤兰说,来到母校很高兴,也很激动。自己是来自基层,干在基层,成长在基层的普通教师,从中学教师,到校长,再到教育局工作,一路走来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她以身在基层为荣。她感谢当年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祝福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七七级校友、我校党委副书记徐传光,七七级党支部书记、青岛市建筑协会会长、原青岛市建委副主任卢举林等也纷纷发言,畅叙母校情怀,畅谈师友情谊。

学校校友办主任王希莲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合亮也先后发言,热烈欢迎校友们重回母校,衷心感谢大家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并向校友们发出了“常回家看看”的真诚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