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唱响海迪之歌 |
作者:石建波 |
张海迪,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青年的时代楷模。每当回忆起80年代,聊大唱响海迪之歌———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美好往事,感到是那样的珍贵和难忘。海迪身残志坚、矢志不渝追求美好人生的可贵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聊大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进取,奋发向上,实现着人生的梦想、创造着人生的辉煌。尽管岁月已经过去30多年,但聊大唱响海迪之歌的件件往事像碧波荡漾的东昌湖水,令人春潮激荡、思绪飞扬。
不同寻常的报告会
1982年10月22日,聊大校团委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报告会———张海迪模范事迹报告会,全校1000多名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听取了这场终生难忘的报告会。
之所以说报告会不同寻常,是因为当时聊大学术气氛较浓,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所请之人大多是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而此次报告所邀请的报告人是莘县文化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残疾青年,同学们不熟悉、甚至是第一次听到张海迪的名字,习惯地把这场报告当成了一场普通的报告。然而正是这场报告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震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报告会于下午1:30在聊城地区电影院举行,报告开始时,会场秩序不太好,有的同学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拿着小说埋头看书,还有的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报告。然而,这种现象仅仅持续了10分钟,会场就慢慢静了下来,窃窃私语的声音没有了,小说收起来了,瓜子放到了兜里,同学们瞪大了眼睛紧盯着主席台上的张海迪,聚精会神地听着报告。又过了一会儿,会场传出同学们的哭泣声,随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张海迪身残志坚、顽强与病魔做斗争的意志品格、始终不渝对美好人生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勤奋苦学追求完美生活的感人故事感动了同学们、震撼了同学们,以致报告会结束,许多同学都哭成了泪人,大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长时间向张海迪报以雷鸣般热烈的掌声。
张海迪的故事迅速在聊大传颂,张海迪的事迹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报告会后,校团委不失时机地下发了 《关于开展向模范共青团员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院学生会、文学创作协会联合举办了 “海迪之歌”诗歌、散文有奖征文活动,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连续报道了活动情况,海迪之歌在聊大校园唱响,向张海迪学习活动似一缕春风由聊大吹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难忘的百花迎新晚会
1983年12月29日,聊大团委隆重举行百花迎新晚会。晚上19点,师生们迎来了尊贵的特邀嘉宾———张海迪,随同张海迪一起来的还有中国青年报和 《山东青年》杂志社的两位记者。校团委、学生会、10个协会的代表、广播室、学刊学报的师生60多人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晚会。
晚会在图书馆一楼东厅职工俱乐部举行,19点15分拉开序幕,学生会主席迟云首先致辞,广播室的刘毅华、刘玉生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百花迎新”词,在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张海迪讲话,海迪笑容满面,清新秀气,她真诚地说道:作为大家的朋友,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晚会,首先祝同学们、朋友们新年愉快。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总爱回忆一下,想一想一年中自己为祖国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什么成绩和成果,以便在新的一年做更多的事情,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新的贡献。最后张海迪预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学业进步。张海迪的肺腑之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主持人请校团委书记于茂阳讲话,于书记幽默地说:“我只讲一句话,欢迎海迪参加晚会,节目开始。”随后击鼓传花、海迪点节目、合唱、独唱、舞蹈、书法、魔术、武术等精彩节目依次欢快进行。于书记与海迪一起表演的互动节目———变扑克牌,精彩神奇,引人入胜,赢得了同学们阵阵喝彩声。当于书记将自己现场精心创作的一副画赠送给海迪时,给海迪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海迪唱歌,张德珠老师自告奋勇用电子琴为海迪伴奏,张海迪充满深情地演唱了一首苏联歌曲,海迪音韵优美,歌声悦耳动听,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海迪来一首、海迪再来一首”,在大家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的拉歌声中,张海迪盛情难却,又接连唱了2首流行歌曲,把晚会一次次推向高潮。
大厅内气氛热烈,大厅外充满期待,许多同学听说张海迪来了,都在大门外等候,在杨学军同学现场作画的时候,同学们呼啦一下进来了,有的请张海迪签字,有的和张海迪合影,尽管场面有些混乱,但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海迪的挚热和爱戴,直到杨学军同学的 《新竹图》创作完毕,送到海迪面前,大家才安静下来。当晚会的时钟指向21点15分时,于茂阳书记让大家围绕在张海迪身旁一起合唱最后一首歌曲,同学们或坐或站在海迪周围,一起唱起了她最喜欢的歌曲 《青春多美好》,两位记者迅速按下了快门,这张珍贵的百花迎新晚会照片刊登在1984年1月 《中国青年》杂志封三,留下了聊大师生与海迪喜迎新年、共勉未来的永恒瞬间。
邀请海迪参加集邮展览
198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校集邮协会决定举办第三届集邮展览,理事会酝酿筹备工作时,王谦忠副理事长提出张海迪集邮,建议邀请海迪参加本届邮展。当时聊大与张海迪的往来频繁,学生会、特别是文学创作协会的一些活动常邀请张海迪参加。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带着聊大全体集邮爱好者的心愿,我同赵峰、王谦忠两位副理事长步行来到了张海迪的家———聊城地区文化馆一楼,不巧海迪去济南参加全省人大会议了,海迪的父母热情接待了我们,说明来意后,海迪的母亲通过电话同海迪进行了联系,一会儿,海迪的母亲转达了海迪的意思:由于集邮时间较短,加之参加会议,这次就不参加聊大集邮展览了,等今后有机会再参加,张海迪在表示歉意的同时,还通过她的母亲祝聊大邮展圆满成功。我们带着些许遗憾回到了聊大。
5月2—6日,聊大第三次集邮展览预期举行,此次邮展是聊大集邮协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展览,共有18名集邮爱好者参展,展出镜框90多幅,邮票3000多枚,邮展期间,协会设计发行了首日封、纪念卡、纪念邮戳并首次启用了协会印章。邮展结束,我和赵峰、谦忠再一次来到了海迪家,向海迪汇报了邮展的盛况,并将本次邮展的首日封、纪念卡、纪念邮戳等纪念品赠送给张海迪。海迪很高兴,愉快地接受了纪念品。她握着我们的手说: “谢谢你们的心意,等以后有机会再参加聊大的邮展,祝你们的工作更加顺利、聊大更加美好!”我们像完成了一件神圣使命一样兴奋地离开了海迪的家。
海迪之歌是一首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歌,是一首勤奋苦学蓬勃向上的歌,是一首青春燃烧充满激情的歌,我们在为母校率先唱响海迪之歌倍感欢欣鼓舞之时,也衷心希望海迪之歌的主旋律永远在聊大美丽的校园回响!
(作者为我校政治系80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