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我的珍贵记忆——那些梦,你们还在么


作者:王凯

  上一次静下心来写东西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久到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了。时光如此匆匆,留给自己的除了忧伤就只剩下那堆积得厚厚的叹息了。
  在网上看了一篇名为《一座被高考魔化的城》的报道,文章报道的是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深处的一所叫做毛坦厂中学的高考学校。学校不大,却接连创造出一串让人咋舌的数字“奇迹”:2013年高考 考 生 11222人,一本达线2503人,占22.3%,9312过本科线,达线率82.3%……且连续四年都保持如此水准。当自己看完这篇图配文的新闻报道后,心里的平静被打破了,就像原本平静的湖被狠狠地砸入一块巨石,涟漪层层,狠狠地敲打着那根最脆弱的神经。
  恍惚间,自己似乎又回到了那年的高三,那段“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让人又爱又恨的时光。奔走在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
  的日子,单调却也充实。自己现在依旧清晰地记得跑完早操之后为了能买到一个包子而狂奔的场景。现在想来觉得可笑,但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我要努力,我要上大学”,那句被自己无数次写在笔记本上的话,如今依旧深刻清晰。正因为梦想的存在,驱使自己不断地奋力前进。
  得知自己考上聊城大学的时候,内心的那种喜悦此刻依旧难以用文字形容。揣着一颗紧张而兴奋的心,我就这样拥入了聊城大学的怀抱,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大学的生活丰富而多彩,校报、广播台、电视台以及数不清的各种学生社团,让每个有才华的人都有施展的地方。自己就这样静静地享受,然后一点点地放慢了前进的脚步。那些关于梦的一切,就像随风消散的云烟,不见踪影。直到自己披上学士服,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才如梦初醒,只是为时已晚。自己被无情地推向这个冷冰冰的社会,然后,自己的内心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憎恨起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地方———聊城大学。总觉得是大学的宽松自由让梦想埋上了厚厚的尘埃,让自己丧失了追梦的斗志。就这样,2013年7月,自己带着怨恨与无奈离开了聊城大学。“我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这个梦想陨落之地”,我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
  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未曾远离便生怀念。”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回到家中,行李还未整理完,自己便开始怀念关于聊城大学的一切。所以,当校报编辑部的老师说校报缺人的时候,我选择回归。
  时光流转,光阴沉醉。一切都好像是昨天的样子,自己回到学校已接近一年了。一年的日子,自己对于聊城大学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也渐渐地明白,其实聊城大学从未磨灭自己的梦想。自己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却任性地将所有的错误归咎于聊大。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可爱博学的老师,还有一切都在为学生着想而不断优化的校园环境,聊大就这样静静地助力于我们的梦想。
  聊大,你就像母亲那样默默地包容着我们的任性。不管我们是意气风发还是失落无奈,你就那样在一片绚烂中静静地为我们张开温暖的怀抱,为我们擦干眼泪,然后放飞我们的梦想。
  那些梦,你们还在么?我知道你们一直在,在聊大温暖的怀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