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马路尘飞扬,雨时泥泞把水趟。 徒骇河边捉蛤蚌,带至宿舍煮后尝。 ———四十年前的聊城,是山东北三区(惠民、德州、聊城)最为贫穷落后的地方之一。城市少设施,马路尽尘灰;晴天满头土,雨天一身泥。全城最长最宽的马路就是今天的东昌路,不过并没有今天东昌路这样宽长。最高、最气派的建筑当属百货大楼。说它高,只是相对而言,充其量也不过三层,但却是市民购物消费的最好去处。像 “百货大楼”这样的名字如今在不少城市已经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不是洋名就是让人读不懂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叫法,什么 “银座”、 “阿尔卡迪亚”、 “金鼎”、 “五星”等等,大概都不如 “百货大楼”来得直接明白。叫它 “百货大楼”,无非是说它里面的商品多,但究竟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真的有百余种甚至更多,往来购物的人似乎没人有兴趣关注此事。百货大楼旁边有一公共浴池,名为 “东风池”,是城内市民冬天洗浴泡澡的唯一去处。当时聊城有公共浴池的单位并不多,像手表厂、管道局这样一些效益好、员工多的单位,才有能力建造这些所谓的便民设施,只是这些浴室只对单位职工开放,外人即使交钱,也很难进去。学校当时还没有供学生使用的公共浴室,因此, “东风池”便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如果是礼拜天、节假日去,前来洗浴的人自然多了不少,因里面床位有限,故洗浴者需坐在浴室外的厅堂中耐心等待。如果你是结伴而来,彼此间又不介意,为了赶时间,三四人合用一个床位亦可,毕竟这床位只不过是用来临时存放衣服,歇息一下而已。进到浴室,迎面扑来的热气中充满水雾熏蒸的味道。厚厚的雾气中是坐满人的池子,即使小心翼翼进入,也难免会碰到别人,不过大家并不介意。在这样的场合,人们也无须计较,彼此点头微笑后,便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据说那池子的水,一天只换一次,故洗浴宜赶早,因为只有早早队排,才能占得一池清水;如果来迟了,池内泛着肥皂泡沫、浑浊的水,你真的不忍心再下到里面。学校东边有一条河,叫徒骇河,就在现在连接东西校区的桃李桥下面。站在桃李桥放眼望去,宽阔平坦的滨河大道沿河道蜿蜒远去,把整个河流镶嵌其中,尤显灵动。四十年前的徒骇河可不是这模样,两岸杂草丛生,岸堤沟壑纵横,从河岸下到水边,需放低身体,小心前行。八十年代初,徒骇河水清澈见底,并没有现在的排放污染,故赏景自然与当下不同,带给人更多的是自然与野趣。河中生长着一种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珍珠蚌,个头足有成人拳头大,肉质丰美。班上几个同学,常在周末课余去河里捉蚌,带回宿舍,点了煤油炉,煮熟后佐料调食。虽然今天已记不得它的味道,但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道美味大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