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我的珍贵记忆——四十年聊大之往事(之十)


作者:王连儒

  毕业何须心怅惘,去留早入分配榜。
  吾等皆为人青睐,计划年代无市场。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均由政府统筹纳入计划,上学不交费,分配有政府,虽然少了今天市场经济下人才需求与就业选择的多元化,但却解决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后顾之忧。只要是政府统筹计划分配的单位、安排的工作,作为当事人必须服从,很少允许讨价还价。说实话,那时的大学录取率低,毕业生人数少,大学还处在精英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虽然相对较大,但在人才分配使用上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故政府统筹,按需分配,似乎最为切实可行。在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也被人为地分出所谓的“三六九等”,即国家教委直属的院校面向全国分;部委主管的院校面向系统分;省属的院校则面向省内地市分,这样就基本上为大学毕业生的分配画出一个框框。
  当时聊城师范学院是山东省内招生,全校六个系,每个系一个专业,四个年级。80级以前,基本上一个年级一个班,这样算起来,每年毕业的学生实际上不足300人。再具体到每个专业,平均下来也就40人左右。比如说中文系毕业45人,全省十几个地市分,计划和需求有时很难协调。毕业分配一般是省里编制计划,然后下到学校,学校再根据计划中的单位需求,考虑到毕业生生源地的情况,按图索骥,对号入座,以满足计划方案。学校将填好的计划方案送回,然后省里再进行微量调整,从而确定具体的分配方案。学校这边对计划方案有决定权的是各系相关领导和辅导员,他们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来源、学业成绩、思想表现等,以完成学生的计划分配名额。虽按计划分,但像当时我们学校这样的情况,计划中很少有所谓好的单位名额,大多为地市中学,即使有少数所谓的省直单位,也多为某矿务局子弟学校,某石化公司党校,诸如此类。
  计划分配在当时年代反映了政府管控一切的特点。虽然毕业生少了自主选择的余地,但也省却了自己忙前跑后找工作的烦恼,不必担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担心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抑或在哪一个城市工作。想起来我们那几届毕业生,虽然分配不是太理想,但许多同学后来都调换了单位,且事业上也有了很好的发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那几届毕业生学业扎实、水平素质较高,二是毕业工作三五年后,政府各单位的用人缺口开始日益显现出来。1985年,国家开始实行公职人员离退休政策,这样就意味着有一大批到了离退休年龄的人离开工作岗位。故人才需求、人员调整给我们这些毕业后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所熟知的那些上下级同学中,其中有不少都是在这样一个时期,离开中学教职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他们后来成为机关单位的领导,有的在行政工作中颇有作为。虽然如此,更多的毕业生还是坚守教育,教书育人,他们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超凡的工作能力与热情,成为中学校长、大学教授、知名学者。聊城师院的毕业生凭借其坚实的学业基础,出色的工作能力,即使在后来就业归向市场的情况下,同样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我来自惠民地区的利津县,当时在聊城师院中文系就读的只有我一人,省里的分配方案下来后,我的名字赫然在毕业生去向的惠民地区一栏中。惠民是当时全省十几个地市中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在当时情况下不想回去实属不易,一是你没有那样大的能力,把省分方案中的惠民计划取消,二是系里更没有理由让东部较好地区的青岛、烟台的学生去到惠民,所以只好听天由命,任他去吧。也许这样的想法过于自私,但在当年,渴望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我们这一代人,贫穷与落后毕竟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记忆。有一天,系主任找我谈话,告诉说系里研究决定让我留校,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留校在我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中根本就未曾想起过。那时的大学,尚未像现在一样染上过多的社会的风气,虽不能说纯净得像一潭清水,但最起码老师们还都有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坚持。留校对于我来讲无疑是一件大事,大学毕业后能在高校做一名大学老师,这一步迈得是否大了点,连自己起初都不敢相信。现实的问题是我已经进入省统分计划,更改计划可能比较困难,当我向系主任提及此事时,他说只要报留校,省里会尊重学校的意见,此事不会有太大问题。这样的蜕变让很多人都羡慕,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走出闭塞,是因为自己在那个属于我们的年代努力了;我适逢幸运,意味着大学四年自己并没有虚度年华。我的人生轨迹好像是被事先安排好了似的,一路走来颇为顺利。转眼间已是三十五年,山师分院、聊城师院、聊城大学,我一直与她相伴,我见证了她的发展,见证了她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变化,至此,年逾不惑的我,内心常充满着慨叹与自豪!
  结束语:《四十年聊大之往事》是自己用心去回忆的一些过往的生活片段与内心感悟。十首诗,近两万字的阐释文字。说实话,自己事先并没有想到用十首“歪诗”串起记忆中所谓的“四十年聊大之往事”,既然是往事,也就少了边界的约束,故此前用十首诗缀起的回忆,也大多集中在大学四年的点滴生活之中。对于一个大学来讲,四十年的历史的确显得短了些,在当下高校竞争拼长短、说历史的情况下,一个只有四十年建校史的高校,似乎也就没有了话语优先的权力。实际上,差异比较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悖论,区分优劣、提升竞争,往往习惯于对象间的横向比较,从而忽视了对象自身纵向延伸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一个四十年建校史的学校怎么能比得上百年老校?一个地域偏僻的学校,又怎能与北京、上海乃至烟台、青岛相比?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人比人,气死人。一个人付出的艰辛和他取得的成绩,实际上更应寻着自己走过的足迹,故一路走来,哪怕是点滴成功,都值得珍惜。保尔·柯察金的名言用在这里不一定合适,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只要你没有虚度年华,也未曾碌碌无为,又没有感到悔恨与羞愧,你的内心便会常常充满着自豪与感激!不要羞于谈起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过往历史中找到自我,建立自信,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自己。这些像是教训人的文字,也许看起来有些夸大其词,请不要误会:回忆往事,彼此勉励,四十年母校的发展不能不使她的莘莘学子牵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