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德珠
我对聊城师范学院 (现聊城大学)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并不单单因为我是校歌的作曲者,而是由来已久的。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在山东师范学院读书的时候,就结识了时任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副院长的曹佐成先生。那时总部和分院是一个整体,一九七八年的 “五一”节前,山师艺术系音乐专业的师生要到分院慰问演出,我和蔺世璋老师及另外一个同学提前来考察演出场地,接待我们的就是曹院长,中午还在他家里吃了一顿由院长夫人季老师亲手做的美餐。曹院长的热情好客、为人谦和、知识渊博和工作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来也巧,四年后我毕业分配到聊城师院,这简直是缘分。在这里工作期间,学校的领导对我非常关心,同事们特别亲切友好,团委的同事们更是亲如兄弟,和家人一样。这里的学生在工作中和课堂上看待我是老师,在生活中拿我当大哥,喜欢和我交流,至今保持密切联系的还有好多。一九八四年春天,学校领导把我推荐输送到省教育厅工作。是聊城师范学院锻炼了我,培养了我。我感谢聊城师范学院,我深深地爱着这座文化都城。
第三次到聊城师范学院是一九八九年秋天,组织上安排我到聊城市挂职,担任聊城市教育局副局长。聊城师范学院的领导看我住的地方离单位太远,生活和工作上有些不方便,主动安排我住进学院里。这样既便利了我的工作,又给我与老领导、老同事、老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校歌 《飞向美好的明天》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
曹院长喜欢年轻人,他经常和我们聚在一起谈天论地。有一次,在谈到学校思想文化建设这个话题时,他认为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校歌、校训等。大家一致赞同,都说十分必要。在确定由谁来执笔时,在座的个个面有难色。后来,于茂阳和马泽生提议说,曹院长最有资格。因为他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见证了学院发展的全过程。又因为他是五十年代中文专业毕业的,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擅长写作。还因为他对这件事情热心,有过深刻的思考。最后曹院长表示试试看,答应先拿一个初稿出来征求意见。就这样,一个 “沙龙”决议诞生了。
过了几天,曹院长来到我的住所,我看到他带着成就感的微笑,便直言问道,是不是写出歌词来了,他谦虚地说让我提修改意见。我看了五分钟之多,没说一句话,实际我已经进入歌词的意境。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文采飞扬;尽管使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但又不失朴实。结构严谨、语言实在,层次分明、统一完整。看了几遍之后我说,这就是校歌!这才是校歌!曹院长让我谱曲,我推脱了一下,但他很坚决,说了解我、信任我,那就不能不承担谱曲任务了。
之后的几天里,一幅幅画面不停地在我脑海中转腾:一曲嘹亮的号角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唤醒了沉睡的校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洒下灿烂的阳光,天空飘逸着五色的云朵,多姿多彩。整个校园活跃起来了,这里充满生机,涌动着青春的活力。朗朗的读书声、响亮的歌唱声,运动场上健儿们飞奔的身影等等。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地,这里是祖国未来的缩影,从这里看到了聊城师范学院正在飞向美好的明天。
构思完成之后即动笔写作,很快一气呵成。只是管弦乐队配器写作多用了一点时间。我拿给好多同志看,唱给他们听,没有提出不同意见。曹院长更是大加赞赏,认定就这个旋律很适合,和歌词风格统一,协调融合,建议不要再变了。
之后的日子里,我便开始联系录音制作,先是请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录制了一个合唱版,一个伴奏版,一个演奏版,由交响乐团团长孙延修先生亲自排练并担任指挥。后又请山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我的几个同学:冯康、黄明水、丁汝燕等分别录制独唱版、重唱版。还请济南市少年宫的小朋友们录制了一个童声合唱版,以便聊城师范学院附中、附小的同学们传唱。
后来,我挂职到期离开了,聊城师范学院的校歌也随之传唱开了。回忆起来,也算是我为 “根据地”文化建设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二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数届毕业生奔赴四面八方,校歌也传遍了祖国各地,乃至五洲四海。经常遇到当年的老学生,他们常常会感慨地说,是校歌伴随着他们度过了美好的学习时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如今他们已是祖国的栋梁之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